如何区分正常降薪和克扣工资的行为?-薪酬调研网
薪酬调研网
从公司管理的角度来看,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理想状态是:岗位能上能下、工资能增能减;但是在减工资的操作中不但会面临管理风险和法律风险,还会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和认识的不同,对同一行为会有截然不同的判断;比较突出的问题是:如何区分正常降薪和克扣工资的行为?这一问题在实务中争论不休,相对较为容易被接受的区分办法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:
1.公司在主观上是善意还是恶意。
如果公司降薪的操作是出于恶意的故意为之,比如不作说明“减工资”,一般可以认定为克扣工资;如果工资降薪并非出于恶意,比如公司HR计算失误导致劳动者工资减少,事后又积极弥补,显然不能认定为克扣工资的行为。虽然从主观上判断公司的操作是否有恶意难度很大,主观方面的推断一直是法律界的难题,实务中还是从客观方面去推断。从个别劳动者的层面来看,可以从劳动者的一贯工作表现、近期绩效等来推断,也可以从公司和劳动者劳动关系的和谐程度等来推断;从全体劳动者的层面来看,公司的降薪之前是否和劳动者有过沟通协调、是否按照薪酬制度实施等都可以成为推断主观是否有恶意的因素。
2.是否有法律、制度或者合同的依据。
公司降薪是否有法律、制度和合同的依据是区分正常降薪和克扣工资的重要区别方法。简单的方法是查询劳动法律、企业规章制度和劳动合同(集体合同)中是否有相关内容可以支持公司降薪行为的;还可以从降薪的原因来分析,比如是否是因为企业经营效益下降、薪酬制度调整、个人职位降低等因素。
一些地方对公司降薪也作过类似规定,江苏省工资支付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,用人单位依法变动劳动者工作岗位降低其工资水平,应当符合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的规定,但不得违反诚信原则滥用权力,对劳动者的工作岗位作出不合理的变动。但是,发生争议时,公司要对这些依据承担举证责任,公司举证不力的将会面临不利后果。
3.是否符合公众认知和社会常识。
如果在主观推断和依据把握上不能形成统一意见的,还可以适当引用“公序良俗”原则,即用社会常识和公众认知水平来判断。比如降薪的合理性依据的判断以及降薪幅度的把握上,如果用社会常识来分析,可能最终判断的意见更加符合企业管理的实践,社会效果会更好。
薪酬报告,薪酬调查
- 上一篇:薪酬总额制度建设的思路:机制观+三步走+分类观-薪酬调研网 2020/9/14
- 下一篇:如何理解“同工同酬”的规定?-薪酬调研网 2020/9/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