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新闻

华为绩效管理法:工资体现绩效差异,不怕你拿得多就怕你拿得少

来源: 2021-08-04 14:34:35      点击:
薪酬调查   薪酬调研网

从内心来说,不怕你多拿钱,你多拿钱,如果是该拿的,那心里太舒服了,因为你抢了太多粮食;你拿得少,反而不高兴,因为你贡献小。

华为的薪酬向来在业界都颇具竞争力,任正非提议不再对现有的薪酬标准做变动,而是调整个人职级,原则上以岗定级,但不僵化,脱岗定级也是可以尝试的。比如今后也许存在少部分没岗位的人员,只要够优秀,有使命感,有创造力,也是可以评个人职级的。定个人职级是为了推动“岗位职级循环晋升”。如原来20级的组织,其中做得优秀的那30%可以转到21级,每三年转一圈,做得好的才动。每年拿30%优秀部门来评价,如果明年这个岗位还在先进名单里,就更先进了,还要涨。落后的没涨,就会去争先进。目的就是逐步拉开优秀员工与一般员工之间的差距,提高优秀人员的待遇,让“雷锋”先富起来,使千百人争做“雷锋”。

奖励跑在最前面的人,其最终目的还是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,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。员工一定想多挣点,所以公司也要为员工跑到前面创造条件,要用差异化的思维来管理不同的岗位,不能用一套标准去量所有的人。那些特殊专业人群,对他们就要采用特殊方式的用工和激励方式。例如:厨师可以拿提成,多劳多得,抢着出单,才能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;法务、翻译等人群,可保留和激励自己的骨干作战队伍,也可以临时用社会上的资源,如同声翻译,短期雇用一次,表面上看起来会花不少钱,实际使用起来的总成本还是降低了;文字翻译,只要能及时交付翻译稿件,也可以在家里上班……如果员工在面对“可期望的高薪”时仍旧无动于衷,公司就应该反思一下相应的制度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。

涨工资要有所涨,有所不涨,要按贡献拿待遇,不能按工龄拿待遇。有些人好几年没涨工资了,是不是要涨一点工资?任正非对此强调:“这几年他的劳动质量是否进步了?他的贡献是不是真大了?如果没有,为什么要涨工资?我们有的岗位的职级为什么不封顶呢?要封顶。有的岗位的贡献没有变化,员工的报酬不能随工龄而上升。我们强调按贡献拿待遇,只要你贡献没有增大,就不应该多拿。”

中小企业如何设计贡献计薪的薪酬模式?

1、获得收益的条件和依据

(1)内部合伙人获得收益的条件:


A 合伙人在职并达到年度考核标准;
B 合伙人无严重渎职失职、违规违纪及损害公司利益行为;


(2)项目合伙人分利的数据依据为:


2015年某项目营业额(***万)、2015年公司利润率(按**%计算)、2015年利润额(***万);2016年营业额、2016年公司利润率、2016年利润额;


2、利润基值与利润增量定义(都为年度):


利润基值=2015年营业额×2015年公司利润率;
2016年利润=2016年营业额×2016年公司利润率;
利润增量=2016年利润额-上年利润基值;

3、内部合伙人分配总额度:


分配总额=利润增量×15%


4、合伙人贡献分值的获取:


(1)业绩得分:按1000元/1分(按年度业绩累积计算,不足1000元的忽略不计)
(2)薪酬全绩效模式年度考评法:根据各岗位的绩效评分进行贡献分配。


5、分配方案


(1)分配总额=利润增量×15%;
(2)投资收益占分配总额的40%,贡献收益占60%;
(3)个人投资收益:分配总额×40%×(个人投资÷项目总投资);
(4)个人贡献收益:分配总额×60%×(个人贡献分÷合伙团队贡献总分);


KSF增值加薪、PPV产值计薪,加薪却不增加企业成本。通过机制,激发员工潜能、提升人效、让管理者关注经营结果,让员工自己为自己干,实现企业增利、员工涨薪的目的。